患者都希望像故事里一样,有种吃了永远不再生病的药,在现实里,这种东西当然是不存在的。那些兜售号称可以包治百病、包防百病的各种“神药”的不过是江湖骗子。电视剧《老中医》中翁泉海曾说过银子金贵,可碰上命了,就如尘土一般!健康无价,预防永远大于治疗,但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生病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那么怎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呢?其实在数千年前古人有着同样的疑惑,在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黄帝问岐伯,“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回答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短短的一百多字便说清楚“上古之人”与“今时之人”健康差异之关键所在,简单来说就是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已经被许多研究证实,不良生活习惯所造成的健康后果也屡见报道。
生活习惯对一个人健康的影响是缓慢的、悄无声息的、日积月累的,不是显而易见、立竿见影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发挥的是“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不良的生活习惯发挥的是“温水煮青蛙”的作用。一个人的身体状态,不会因为一天好的习惯而明显改善,也不会因为熬了一次夜,喝了一次酒,抽了一次烟,而糟糕到什么程度。在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影响这个问题上,多数人都是保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态度,终有一天,锅里的水开了,青蛙想要跳出来,却已不具备跳出来的能力,积重难返,悔之晚矣。
临床上遇见过许多低龄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大有人在,也看到过喝可乐喝到酮症昏迷的十几岁孩子的病案报道,抛开各种原发病症不谈,共同的特点是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抽烟、喝酒、熬夜、暴饮暴食、肥胖、少动等等。
临床上,经常听到有患者讲,现在的疾病是越来越多了,除外大环境等因素,最重要也最让人忽略的一个问题是个人生活习惯,从智能手机问世并普及以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小到小学生,大到中老年,特别是都市青年群体,有多少人养成了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有多少都市青年抽烟、喝酒、熬夜、追剧、玩游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工作日忙碌,到了周末难得休息,还要“报复性熬夜”。
如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总结起来只有“节饮食,调情志,勿劳累,避风寒,慎起居”十五个字。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身体健康的价值比看多少养生节目,保温杯里泡多少黄芪、枸杞,吃多少保健品都更加有效,这就是保持健康最省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