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很久以前,有两个国家发生了战争。强的那个国家把弱的打败了。弱国军队丢盔弃甲,一败涂地,强国军队乘胜追击,占领弱国许多土地。最后弱国军队只剩下几千人马,逃进了一座大山据山而守。强国军队几次进攻都没能成功打进山里。于是,他们便将这座山团团包围。既然已经想包围了这座山,弱国军队便难以突破,人不得食,马不得草,用不了多久就会出山投降,不投降就会活活饿死。于是便围而不攻,坐等敌军投降。
就这样弱国军队被围困了六、七个月。到了第八个月的时候,强国军队的指挥官认为敌军肯定饱受饥饿折磨,死伤惨重,渐渐便放松了警惕,整天饮酒作乐,士兵们卸甲歇息,只等再围数月后上山收尸。
一个夜晚,强国军队正在蒙头甜睡,突然,从山中冲出一支人强马壮的军队,直杀强国大营。围困大山的军队被杀得尸横遍野,弱国转败为胜,把失去的国土全部夺了回来。
弱国军队被困将近一年,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怎么没有饿死反而兵强马壮呢?原来他们吃了山上一种夏天开白花的一种草根。“山遇”,意思是困在山上缺吃时遇到了它。在食用中发现,它不但能填饱肚子,而且还能健脾补肾。于是就将“山遇”改名为“山药”了。
山药,又名淮山药、薯蓣,广泛分布于朝鲜、日本和中国,多生长于山坡、山谷林下,溪边、路旁的灌丛中或杂草中。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不但可以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块茎富含淀粉,可供蔬食;入药能清热解毒、补脾胃亏损,治气虚衰弱、消化不良、遗精、遗尿及无名肿毒等。既可食用,又能药用,是健脾补肾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