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流传有“十人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足以说明肛肠疾病的发病率之高,临床中肛肠疾病男女、成人及婴幼儿均可发病,虽然该病较少危及生命,但病情严重时,却常常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我们要重视肛肠疾病的防治工作。
肛肠疾病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归纳起来可分为内因、外因两大类。内因有解剖因素、生理因素、遗传因素、发育异常等,外因大致也分为四种,不良排便习惯、排便功能异常、平时的饮食因素以及患者患有的慢性疾病。
平时如何预防肛肠疾病的发生?
规律作息,均衡饮食:要保证作息规律,按时起居,心情愉悦,多做些户外运动。保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摄取足量的食物纤维,增加粗粮、豆类和蔬菜等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忌烟酒;忌辛辣食物,忌暴饮暴食。
适当活动,劳逸结合:注意改变体位,忌久坐;最好坐45分钟就起来活动5分钟。适度加强有氧运动,劳逸结合,除做操、打拳之类全身性的体育锻炼外,还需加强局部功能锻炼,肛门收缩运动,即自我调整肛门括约肌,深吸气,收缩肛门5秒钟,再深呼气,放松肛门5秒钟,一收一放,每次30下,每日3到5次,可有效减少痔疮的发生。提肛运动:连续有节奏地做下蹲-站立-下蹲动作,下蹲时呼气,肛门放松;站立时吸气,肛门收缩。每次1分钟每日2到3次,可增强肛门括约肌紧张力,减少痔的出血及脱出等症状。
定时排便,减少便秘:注意个人卫生,每天要勤换内裤、勤洗肛门处,保持肛门处皮肤清洁干净。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定点排便的好习惯,形成条件反射性排便。每天坚持20分钟左右的熏洗,可有效地缓解肛门疼痛感。水温最好是38度左右的温水,或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中药熏洗,这样效果更好。
心情舒畅,及时就医:不良的情绪如抑郁、烦躁等会导致消化功用失常,因此,要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如有身体不适及时与专科医生联系,不要自行随意用药,更以免误诊误治。
肛肠疾病包括疼痛、便血以及瘙痒、便秘腹泻等症状要及早的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多做一些有益的运动,能有助于预防肛肠疾病的发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