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家纷纷响应政府号召、遵守社区规定,尽量减少外出,宅在家里。
那么,脑血管病患者如何就医呢?脑血管病多为慢性病,患者群体多为中老年人,而初春天气寒冷,为脑血管病发病“小高峰”,近期科室经常接到患者或家属电话:“大夫,我又头晕了”,“大夫,我胳膊腿又没劲了”,“现在医院什么情况?能去医院看病、住院吗?”
针对疫情期间脑血管病患者如何正确就医,我们给大家以下建议:
如果只是既往有脑梗塞、脑出血、眩晕等病史,无明显不适症状,血压、血糖居家监测基本达标,尽量减少外出。需要定期复诊的脑血管病人,可酌情来院复诊。
哪些情况下病人务必就医呢?
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为突发头痛、恶心呕吐,一侧肢体瘫痪、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吞咽困难等,甚至意识丧失、陷入昏迷,中青年、老年患者均可发病,活动时或用力解大便时发病,自测血压明显升高,病情发展较快。
此类病人亦于活动状态下发病,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头痛性质为一生中头痛之最,高龄患者也可仅表现为频发恶心呕吐,可有一过性意识丧失,肢体可有瘫痪症状,亦可活动自如,多数伴有意识障碍(家属观察病人多描述为“没精神、睡眠多),部分病人伴有癫痫发作,此病病情凶险,预后差,应立即就医,特别是既往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尤其应警惕蛛网膜下腔出血。
此类病人大多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基础病史,多数病人于安静状态下发病,老年人往往表现为半夜起床上厕所或清晨起床发现不适症状,临床表现多为一侧肢体或面部瘫痪、麻木,言语不流利,口角歪斜、流涎,头晕,饮水呛咳,行走不稳等,亦有以反应迟钝、言语错乱发病的患者。且脑梗塞病人多数可反复发作,既往有急性脑梗塞发作的老年患者,尤其应注意脑梗塞复发,一旦出现以上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高血压性脑病患者既往多有高血压病史,部分患者既往有类似高血压脑病发作情况,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头痛性质较剧烈,伴有视力障碍,如视物模糊,甚至出现黑懵、抽搐、呼吸困难、昏迷等,自测血压明显升高。如果及时就医、用药及时,上述症状可完全缓解不留后遗症。
疫情虽然可怕,但重症脑血管病发作如果不能及时就医导致的后果亦很严重,多数患者可能遗留肢体瘫痪、言语不利等后遗症,给社会、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
同时提醒广大患者,外出就医过程请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外出回家后应立即洗手,外出时穿着的衣物可挂于有阳光或通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