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来了,雨季也迎面而来。可紧接着闷热 暴雨的模式,一边是烈当头,一边却是暴雨倾盆。近期,洛阳天气的主题词除了“热”,还有“雨”。当三伏天遇上暴雨预警,冰火两重天时,一定要多注意身体!近段时间,随着雨季到来,同时随着气温攀升,出现潮湿、闷热的天气,着实让人喘不过气来。洛阳市中医院西工院区心血管科一病区主任孙艳玲提醒,近期因为心慌、胸闷、头晕等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的人非常多。有一部分患者在医院做了心电图检查,结果可能显示心脏没有任何问题,其实像这些原本心脏健康的人,这样的天气也会也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状况,特别是一些工作压力较大的上班族,由于人体机能跟不上气候的变化,心脏就会出现亚健康状态。孙艳玲主任介绍说,如果是气温平稳,人体一般能够适应,怕就怕“一冷一热”这么一折腾,这样会对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增添中风、心梗、甚至猝死的危险。特别是在三伏天,保护心脏远离心血管疾病更是刻不容缓:闷热、潮湿的气候容易使人感到胸闷、气短、烦躁、心慌,血压容易波动,心脏负担加重,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因此心血管病患者应加强血压和心率监测。必要时,可去医院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对可能发生变化的心血管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高血压患者应坚持服用药物,切忌随意停药,以免导致血压波动或诱发心肌缺血、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饮食应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尽量少吃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助湿伤脾,引起食欲不振、胸闷、心慌等不适。夏天出汗多,人体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血液黏稠度高,易凝血,导致缺血或心血管堵塞,因此要特别注意补水,多喝白开水就是简单易行的方法。既能及时补充出汗后体内损失的水分,又有清热解暑的作用。闷热天气,人的情绪容易烦躁,特别是高温状态下,人的植物神经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易导致冠状动脉收缩,因此要注意避免情绪波动,劳逸结合,适当放松。
心血管病患者,在气温高、气压低、湿度高的三伏天雨季常常会感到闷热难耐、汗出不尽、情绪急躁、心神不宁,进而导致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担加重,易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建议有心血管病史的人,近期身上要随时备好“相关药物。有长时间胸闷胸痛等症状的也要提高警惕,及时去医院检查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