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生活方式的改变,胃病的患病率也变得越来越高,俗话说“十人九胃”,尤其是目前春天的气息喷涌而出,传染疾病,或者慢性疾病形势因为秋冬阳气没有藏好,就会加重。此时大家一定要关注好免疫力和肠道问题,俗话说“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脾胃的重要性、如何养护脾胃及治疗胃病。
肾精是受先天父母的,是先天之精,肾精可充盈骨髓,人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等都与肾精有关,而肾精的来源必须依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转化与不停补给,因此脾胃功能正常,气血生化有源,人体肾当中的精气才能够得到滋养,才可以不停的发挥肾精精气的作用,即先天之精需依赖后天之脾胃的资助。
脾胃为“水谷之海”,可益气化生营血。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营卫、气血、津液、精髓等都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
气机的运动有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假使我们把五脏的运转看作是一个圆,脾胃在中间就像是个车轴,想让脏腑运转平和,那么脾胃至关重要。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的升降功能,保证了气血,精微物质的生成和流通,维护了人体的动态平衡。
对于胃病,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
1、适当的做有氧运动;
2、调整生活作息,保障充足睡眠;
3、清淡饮食护脾胃,春季养肝正当时
4、注意清理肠胃,减轻脾胃负担,减少食积 发生。
以上,我们简单的总结为:食饮有节,起居日常。
“民以食为天”,春季人体的阳气进一步生发,肝脏在春季活动旺盛,若过于旺盛则会克制脾土,因此,总体的饮食原则是多吃甘味的,少吃酸性的。甘味的食物最大的功效就是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甘味的食物不是单指甜味的食物,吃多了甜品不仅伤我们的脾胃,带来大量的湿气,还会对肾造成伤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孩子吃糖吃多了容易蛀牙。
一般来说黄颜色的食物都是甘味的食物,比如土豆玉米南瓜小米等,小米为五谷之首,也是五谷中最有营养的。其最重要的作用是补益脾胃。养脏先养脾,养脾可常食小米粥。
除此之外,随着春季的到来,多吃一些有利于阳气生发的食物,新鲜的应季蔬菜,就像孙思邈在《千金方》里说:“二三月应多食韭”,除了韭菜,还有荠菜、豆苗也可以生发阳气,可适当进食。
中医的特点在于因人而异,辩证论治,如果你的肝胆之气生发过于旺盛,比如容易发火,口苦等,反而可以适当吃一点酸味的食物来收敛一下。春天很多人还会莫名其妙地抑郁,这是肝气不舒的原因,可以把月季花、玫瑰花、茉莉花放在一起泡茶喝,加点蜂蜜,喝了会让你笑逐颜开哦。
春天我们的情志应该像草木一样舒展,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要刻意压抑自己,浅尝辄止就行。自律目的不是限制自己,而是让我们有更好的胃口迎接更多美味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