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日益变迁,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它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态势不容小觑。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但是糖尿病患者对于此病的认识仍然存在一些常见误区。糖尿病常见的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下降。但是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一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也不影响正常生活,患者就认为不需要治疗。如果血糖水平控制不达标,就算无症状,也需要规范治疗。高血糖状态,不管有没有症状,都会导致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无症状不代表身体没问题。糖尿病的治疗,最终目的就是预防或减缓并发症的发生。“无糖食品”主要指在生产中没有添加蔗糖、果糖等,但很多无糖食品本身依然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会在体内代谢分解为葡萄糖,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吃多了,血糖仍然会升高。不要被表面的名称或概念所迷惑。现代社会各种保健品种类繁多、层出不穷,但目前医学上并无治愈糖尿病的方法(部分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规范治疗有望达到糖尿病缓解,但缓解不等于治愈,患者仍需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并定期复查)。而保健品作为食品的一种,适用于特定人群,但起不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更不能寄希望于吃保健品来治愈糖尿病。糖尿病治疗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因人而异,不同患者的年龄、病程、体重、发病机制、胰岛功能、并发症、伴随疾病以及血糖水平等均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定制治疗方案。无所谓“好药、神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药。不同降糖药物起效有快慢之分,有些口服药要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大概需1-2周,但有些患者不了解,常常刚用上药,一看血糖降不下来,就以为该药无效而急于换用其他药物,这是不可取的。最好的办法是咨询专科医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生活方式干预也属于糖尿病治疗的措施之一,不管使用哪种药物治疗,都需要生活方式的积极干预做基础,不然疗效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抽烟会增加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几率,建议糖尿病患者不要吸烟或使用其他烟草类产品及电子烟,并尽量减少二手烟暴露。对于正在吸烟和使用电子烟的糖尿病患者,应将戒烟咨询及相关的治疗纳入常规的糖尿病诊疗和护理之中。有些糖尿病患者心理上对胰岛素治疗有抵触,就算口服降糖药治疗无效,也不愿意使用胰岛素,总是担心用上胰岛素后会“成瘾”。事实上,胰岛素是由自身胰腺细胞分泌的一种生理性的降糖激素,患者是否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主要取决于患者自身的胰岛功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