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医院概况 医疗信息 就医服务 院务公开 医院文化 党建园地 主题教育 护理园地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科普>健康知识


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谈中医养体防病观

字体【    发布时间:2023/5/16 14:58:00    文章来源:
 


脾胃为后天之本


金代著名医家李杲(东垣)是金元四大家补土派创始人,其以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以脾胃立论,治疗内科杂病从脾胃入手,自成一派,开补土派先河,成为中医一代大师。


中医理论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脾胃之功不仅包涵现代医学所指的胃肠消化吸收,脾脏免疫功能之外,更体现在从人体对食物水谷的纳受,气血生成运化输布,一身气机的升降,肌肉的充养,血脉充和等,几乎涵盖气血生成以及运行正常与否,是对机体先天禀赋的持续充养的加油站,由此可见,脾胃功能的健旺与否,与身体的生长壮老已以及抗病恢复能力息息相关。


体用同重养脾胃

01
养脾胃之体:


脾胃位于中焦,脾喜燥恶湿,主升清阳之气;胃喜润恶燥,主降浊。脾升胃降,喜恶相反而维持一身气机正常枢转,保障水谷精微与气血津液的输布。


02
顺脾胃之用:


脾胃五行属土,脾喜燥而胃宜润,脾气宜升而胃以降和,脾胃燥润相宜。升降有序而中焦枢机畅达。


脾胃之体用相辅相成。正常的脾胃之体是脾升胃降、润燥适度的前提保障;反之,脾胃之用的正常健运亦是脾胃之体最好的外在表现与维护。


如何做到脾胃三分治理七分养

01
食饮有节


节是节制,有律,适度。我们每日餐饮习惯是决定脾胃健康的关键因素:按时用餐,饥饱不过度、酸苦甘辛咸五味不过度、食物温度及属性寒热适度、不过用生冷油腻、充分咀嚼习惯等都有助于脾胃建立良好的消化运转的升清降浊之能。

     

02
起居有常

     

长期的起居无常、过度熬夜、三餐不应时易使机体机能下降而紊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对补充机体五脏六腑之耗用发挥着持续给养加油站的重要作用。不规律的作息,更易使五脏之用亏耗失序,首先便是加重脾胃工作的负荷,也是“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肇源。

     

03
调节情志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脏功能健旺,七情生而有节,是人体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过度或过久的情志因素,都将波及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过喜伤心气,大怒损肝气,忧思过度伤脾,大悲伤肺,惊恐不节伤肾气。人们在过度的情绪刺激后出现纳呆腹胀不欲食,抑或暴饮暴食都是情志波及脾胃的具体表现。因此,平和的情绪状态,良好的情绪习惯,积极健康的情绪调节能力都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04忌盲从滥养,防止药伤脾胃

      

伴随生活健康水平的提高,养生保健热悄然兴起,泡参芪、吃阿胶、喝菊花公英等以药代茶入餐食亦是方兴未艾。当知人参黄芪有药性,阿胶滋腻有雍滞之弊,菊花公英性本凉寒虚寒体质宜忌等确是被公众不了解或忽视。无论中药西药,不当用药,与身体病情不匹配用药,过度治疗,与每个机体寒热虚实状态不相宜,均是先伤脾胃,百病渐生的重要危害因素。   


05病后恢复脾胃慎养

  

《黄帝内经》“热病少愈,多食则遗,食肉则复”告诉我们病后恢复期,需要饮食物清淡易消化为宜,适量适度合理饮食对养护脾胃机能,促进机体全面恢复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脾升胃降得健,气血生化充沛,五脏得养而促使机体良好康复,超过脾胃受纳消化之能,常易因脾胃新的雍滞而使病复的余邪难以彻底祛除,或引发疾病的反复。因此无论急慢性疾病,病后对脾胃的慎养当是身体康复的首要关键。

     

人之机体健康莫不由水谷津液之充,气血肌肉筋骨之壮旺,而脾胃的纳转升降之常是物质充养之基,更是实现气机升降出入功能的根本。故而无论是饮食起居、情绪状况、还是急慢性疾病后的养复,脾胃是机体之养的首要;无论从临床辩证论治,还是大众的健康养生 ,“脾胃为后天之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都当作为我们贯穿始终的法则,也是金元补土一派对中医临床及后世康养原则确立的最大现实意义。

版权所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豫ICP备10025227号-1

西工院区北院地址:洛阳市玻璃厂南路36号(三十九中对面)西工院区南院地址:洛阳市九都路7号(定鼎立交桥西)
涧西院区地址:洛阳市涧西区九都西路169号 伊滨区院区地址:伊滨区西棘街9号
服务热线:0379-62212671(西工院区北院导医台)0379-62212928(西工院区南院导医台)0379-64600449(涧西院区导医台)0379-63161066(伊滨院区导医台)
急诊电话:0379-62212120(西工院区)0379-64314999(涧西院区)0379-63359120(伊滨院区)

豫公网安备 41030502000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