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在充分认识中风的严重性的基础上,提高中风的治疗与预防水平,降低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是当务之急。
预防中风,就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
1.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高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稳定,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饮食要清淡有节制,戒烟酒,适量运动。
2.注意中风的先兆征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风发作前常有血压升高、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有效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当病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时,应让其安静休息,并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为脑血栓。
4.注意气象因素的影响。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防备中风的发生。
5.多吃果蔬不易得中风。血液中维生素C浓度的高低与中风密切相关,浓度越高,中风的发病危险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