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手术室,人们马上会想到冰冷的色调、严肃的医生和令人窒息的气氛、雪白的墙面和天花板、炽白的手术灯,还有冰凉的金属手术器材......其实,很多手术室里充满温暖,不仅有温暖的“保温毯”,有优美而浪漫的音乐,就连医生护士的每一句话,都会让患者感到放松与愉快。
当患者进入手术室躺在手术床上,面对陌生的环境每个人都会感到恐惧,害怕,无所适从。“医生,我冷”这句话在手术室工作的医务人员应该再熟悉不过了,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到是因为手术室的环境温度和患者的身心因素,使患者身体机能做出的本能反应,那我们能为此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和减少围手术期低体温对患者的影响呢?1.术中患者的紧张、焦虑等精神心理因素会使其对冷刺激的敏感性增强,影响回心血量及血液的微循环分配。2.手术患者不能穿着过多的衣服、在手术间内暴露部位过多或时间过长,以及手术室的低温环境,都会导致患者体温过度散失。3.麻醉药物导致的体温调节障碍,麻醉药抑制血管收缩,抑制了机体对温度改变的调节反应,病人只能通过自主防御反应调节温度的变化,核心体温变动范围约在4度以内。4.手术操作导致的固有热量流失,长时间手术使身体与冷环境接触时间延长,抗体辐射散热增加。7.医护人员保暖意识不够强,患者在进手术室及术前、术中执行各项技术操作时保暖措施不到位,也可增加低体温的发生率。1.保证手术间的适宜温度:保证在手术时手术室的最低温度为22℃,最高不要超过25℃,室内的湿度维持在40%-60%。当患者年龄较大且体质较弱时,在术前的麻醉和皮肤消毒时可将温度适当调高。2.输液、输血前加热:输入液体的温度可通过恒温箱或电子加热的方式调节到37℃,最高不要超过38℃,这样在对患者输入液体时可以减少患者热量的流失,但需要注意的是血液的温度要严格控制在37℃以下,防止温度过高导致血液功能受损。3.预防皮肤和体腔热量的散发:对患者在术中不需要暴露在外的皮肤注意保暖,体质较差的患者可以使用加温毯来维持温度,注意加温毯的温度不要超过38℃,对患者使用的冲洗液如盐水及常温用水也要加温后使用,防止患者体温流失过多。4.做好运输途中的保暖:对病人的保暖要在术前开始做起,尤其是气温低的冬季,术后也要为病人多加棉被用来保暖。5.心理护理:由于部分患者对于手术有天生的恐惧心理,病人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容易发生较大的情绪波动,导致体温波动甚至降低,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前要疏导病人的心理,为病人讲解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的信心,降低患者的焦虑感。防止发生低体温现象。护理人员在术前要了解病人的病情以及基本信息,做好术中的护理计划。6.使用保暖设备:病人在手术时,通过使用加温毯、恒温箱等多种方法为病人提供保暖措施。注意为病人保暖的温度不可过高。无影灯下,心系病人安危,手术刀间,斩除病患疾痛。同时,为减轻患者恐惧感,缓解紧张情绪,我科采取一系列特色人文关怀措施,从点点滴滴着手,为患者营造一个放松舒适的手术氛围,以达到安全度过围术期的目的,让手术台不再冰冷,给患者一个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