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都有什么表现?答:对于下肢静脉曲张,老百姓俗称为“筋疙瘩”,是指下肢的浅静脉处于过度扩张、迂曲状态,静脉内血液瘀滞。早期仅仅表现为腿上出现蚯蚓状突起。随着病情进展,曲张的静脉扩张成团块状膨大,下肢酸困、乏力、沉重、胀痛等。站立时间长会出现下肢肿胀,小腿肌肉抽搐。后期则会出现小腿慢性淤滞性溃疡,久治不愈,也有些病人早期就出现小腿红肿疼痛,皮肤破溃后出血不止。
2、什么叫先天性静脉曲张?跟一般的静脉曲张有什么不同?答:先天性下肢静脉曲张也叫“K-T综合症”。是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多数人会出现下肢浅静脉曲张、静脉瘤、下肢增长增粗(两条腿长短不ー)。也有人会出现局部皮肤色斑(葡萄酒色斑)。这种疾病跟普通的下肢静脉曲张不同,很容易误诊,治疗方法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出现下肢“筋疙瘩”后,要到专科进行检查和治疗。
答:下肢曲张的静脉以大隐静脉的分支多见。原因大多是:①先天性静脉壁薄弱②静脉瓣膜缺陷,在此基础上长期站立、负重劳动、长期便秘、妊娠等造成浅静脉承受压力增高,长此以往逐渐加重浅静脉曲张。
答:长时间站立和负重工作的人,年轻时可发病。但一般多以中、壮年为主,但长期站立工作仅是静脉曲张的一个诱因而不是直接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先天性静脉壁薄弱和瓣膜关闭不全。
答:单纯的浅静脉曲张可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交通静脉结扎术,也可在上述手术基础上合并使用曲张静脉电凝术或激光治疗术;合并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可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交通静脉结扎术。现有更为微创的手术方式可行射频消融术、硬化剂治疗,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答:下肢静脉曲张病因很多,不同的病因需要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可实行根治手术治疗单纯的下肢静脉曲张,配合术后穿弹力袜治疗,降低远期的复发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术后需要长期穿循序压力弹力袜配合后期治疗。也有些病人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后出现小隐静脉曲张,形成筋疙瘩“复发”,这是另一种静脉系统出现的新的病变。
7、听说腿上有了筋疙瘩,在一些医院打打针就能治好,为什么还要动手术呢?答:“打针治疗、注射治疗”其实是往曲张的静脉里注入硬化剂使血管闭塞。其优点是不用手术,但是由于大隐静脉主干没有进行处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这种疗法复发率较高,而且可能会出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和静脉炎等并发症。因此该方法仅适合于曲张静脉轻且局限,或手术后局部复发的病人。
答:手术后继续抬高下肢30度,注意休息,适度活动。一般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地活动,早期下地活动可以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术后肢体轻度肿胀、麻木、疼痛,属于正常反应,如果整个肢体肿胀应尽早告知医生,调整弹力绷带。术后9~14天拆线。穿医用循序压力弹力袜3月,半年内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长时间站立工作。
9、什么是医用循序压力弹力袜?它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做完手术还要穿弹力袜?答:医用循序压力弹力袜是一种医疗器材,是根据人体工程学而制造的从下向上压力按一定规律递减的弹力袜。它通过在腿上不同部位提供相应的压力,促使静脉从下向上、从浅到深地回流至心脏。从而减轻和部分代替静脉功能,起到消除下肢血液淤滞的功能。做完手术的病人,血液粘滞度高,活动少,容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发生,对病人的健康、精神等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血栓脱落还有引起肺栓塞危及生命的危险。因此,国际上常规应用医用循序压力弹力袜促进术后病人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还可以减少下肢水肿的发生。
答:穿戴医用循序压力弹力袜时,应该注意以下情况:①向医师咨询,问清楚自己适合哪种类型、哪个尺寸的弹力袜。②弹力袜多于下地活动时使用,一般晚上卧床休息时不使用。③有极少数病人对弹力袜的特殊纺织材料过敏,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皮疹。这种情况应该内衬棉布或普通丝袜。④单纯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穿医用循序压力弹力袜3月~6月,如果伴有溃疡或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适当延长穿弹力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