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医院概况 医疗信息 就医服务 院务公开 医院文化 党建园地 主题教育 护理园地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科普>健康知识


女性冬季如何给子宫保暖?

字体【    发布时间:2024/1/12 9:00:00    文章来源:
 

数九隆冬,气温低,寒气乃冬令的主气,寒属阴,而女性在阴阳属性的划分上亦属于阴,生理上的特点和现实生活中的使命,决定了女性在不断地、更多地消耗阳气。故在寒冷的冬季,女性特别容易发生妇科疾患,比如痛经、月经后错、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经行头痛、经行身痛或产后身痛等疾病,这些疾病总是和女性重要的器官——“子宫”分不开。我们经常听到“宫寒”两个字,中医上讲“十女九寒”,其实说的就是女人宫寒。那么宫寒是怎样产生的?怎样做才能给我们的子宫保暖呢?下面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中医妇科专家郭敏主任给大家谈一谈在寒冷的季节里怎么养护好我们的子宫:
首先我们谈一谈“宫寒”从哪里产生的?我们的子宫为什么会受寒?
寒邪致病,有外寒和内寒之分。外寒是指寒邪由外及里,伤于肌表、经络、血脉,或经期、产后血室正开,寒邪由下而上入侵冲任、子宫;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命门之火不足,或阴寒之气不散,故内寒的产生,与脾肾阳虚关系密切。外寒和内寒相互搏结,使女性的阳气更加受损,进而发生痛经、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经行头痛、经行身痛等疾病。我们常听到的“宫寒不孕”原因也多在于此。
其次我们再来谈一谈怎么做才能给我们的子宫保暖?
中医学说素有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冬天生机潜伏,人们顾护阳气,以“闭藏”为主,女性更应当顺应冬季闭藏的特点而“养藏”,教您使子宫暖暖的、健健康康的五大招术,请收藏:

1、防寒保暖:冬季低温易耗损阳气,更要注意防外寒保内暖,尤其不穿露脐装、低腰裤等使子宫容易受寒的衣物。腹部保暖是女性要做的重点保护工作,能避免痛经、宫寒不孕、月经后错、月经量少等疾病发生。

2、中药泡脚:俗语说“寒从脚底生”,阳气虚损女性,四肢不温,手脚冰凉尤其明显,冬季用点温阳散寒的中药泡脚能驱除寒气滋养阳气,比如可以用艾叶、桂枝、生姜、伸筋草等煮水泡脚,每晚坚持,可达到驱寒升阳的作用。

3、适度运动:中医认为,“卧则伤气,动则升阳”,提升阳气最好的办法就是动起来,所以坚持运动是保暖子宫最好的方法之一,每周进行3-5次的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车、瑜伽等等,每次运动40分钟左右,可以促进子宫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4、每日养生茶:冬天这样的季节,需要多吃些温气血的食物,可以喝些姜枣茶,红枣桂圆茶等,可以有效驱除寒气,也能有补气血、悦容颜的作用,但女性因经带胎产也数伤血,易有阴虚内燥发生,不要忘记适量加点麦冬、百合或者玉竹等养阴润燥。

5、饮食进补:对于宫寒的女性来说,在冬季进行饮食补充也是不错的选择,推荐当归生姜羊肉汤、补肾核桃汤等进行食疗。

6、中医药综合调理:很多女性可能受邪气侵袭已经患病,以上五种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特别对于经常痛经、宫寒不孕、月经量少等女性,在冬季需要进行中医药综合调理了,中医妇科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观其表,治其根,选择中医药汤剂如温经汤、失笑散、毓麟珠等口服治疗,再加上中医传统疗法如胞宫灸、督脉灸、温针灸、葫芦灸、火龙罐、耳穴压豆、三九贴等中医特色治疗等方式达到温补阳气,驱散寒邪,调理身体的作用。

《黄帝内经》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也就是说:冬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生机闭藏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水面结冰,大地冻裂,所以人不要扰动阳气,要早睡晚起,还要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之所,这乃是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

版权所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豫ICP备10025227号-1

西工院区北院地址:洛阳市玻璃厂南路36号(三十九中对面)西工院区南院地址:洛阳市九都路7号(定鼎立交桥西)
涧西院区地址:洛阳市涧西区九都西路169号 伊滨区院区地址:伊滨区西棘街9号
服务热线:0379-62212671(西工院区北院导医台)0379-62212928(西工院区南院导医台)0379-64600449(涧西院区导医台)0379-63161066(伊滨院区导医台)
急诊电话:0379-62212120(西工院区)0379-64314999(涧西院区)0379-63359120(伊滨院区)

豫公网安备 41030502000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