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医院概况 医疗信息 就医服务 院务公开 医院文化 党建园地 主题教育 护理园地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科普>健康知识


预防孩子感冒发烧,来试试中医疗法

字体【    发布时间:2024/12/17 16:11:00    文章来源:
 

中医预防





近期,呼吸道感染疾病多发,儿科门诊患者明显增多,发烧、头痛、咳嗽,熟悉的三件套又来了。孩子高烧不退、咳嗽不止、喂不了药,可愁坏了爸妈,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疾病、调理孩子身体呢?中医疗法有妙招。 

 食疗预防

饮食均衡,食物多样。针对儿童的不同体质,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药食同源的食物辅助预防。

①对于易于食积,有口气,腹胀,大便酸臭夹有食物残渣的儿童,可以食用山楂、麦芽、鸡内金、陈皮、白萝卜等消食导滞;有便秘等症状的,推荐蜂蜜、香蕉、火龙果、芹菜等。

②体型偏胖,不喜活动,汗多而黏,大便不易成型的痰湿质儿童,可以食用陈皮、茯苓、生薏苡仁、赤小豆等化痰利湿;

③对于平素容易感冒,面色萎黄,自汗便溏的气虚质儿童,可以食用黄芪、党参、山药、大枣等健脾补气;

④对于形体偏瘦、急躁易怒、手脚心热、盗汗便干的阴虚质儿童,可以食用西洋参、玉竹、石斛、百合等养阴生津。

中医疗法预防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型治疗方法。穴位贴敷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外敷于穴位上则刺激了穴位本身,调节气血阴阳的整体作用。采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积食、纳差、腹痛、腹泻、便秘等呼吸、消化系统疾病,是中医治疗的一大特色。现在医院开展的“三伏贴”、“三九贴”等皆属于穴位贴敷法。


1.散寒止咳贴剂

适应症:风寒束表证。

推荐药物:麻黄、细辛、炒白芥子等,用醋、姜汁或凡士林等赋形剂调匀。

推荐贴敷穴位:大椎、双肺俞等。

功效:辛温解表,宣肺止咳。


2.清肺止咳贴剂

适应症:风热郁肺证、痰热壅肺证、热毒闭肺证。

推荐药物:桑白皮、地骨皮、杏仁等,用醋等赋形剂调匀。

推荐贴敷穴位:天突、膻中、双肺俞等。

功效:清热宣肺,止咳化痰。


操作方法:取药贴于相应穴位。6 月龄至 1 岁,贴敷 1~2小时;1 岁至 4 岁,贴敷 2~4 小时;4 岁以上(包含 4 岁)贴敷 4~6 小时。若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瘙痒,即刻终止贴敷,必要时局部处理。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增强孩子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适应症较广,用于发热、咳嗽、消化不良等,也用于小儿保健与疾病预防。

推荐穴位:腹、足三里、脊柱等。

功效:调和脏腑、健脾和胃。

操作方法:摩腹 100~300 次,揉足三里 30~50 次,捏脊 5~7 遍。

鼻塞、流涕、嗅觉不敏感儿童,可以按揉迎香穴、鼻通穴;咳嗽、咽痒者,可以按揉少商、天突穴;腹痛腹胀、纳食不佳者,可以按揉板门穴、清胃经等,每次 1~3 分钟。

中药足浴

适应症:风热郁肺证,痰热壅肺证、热毒闭肺证。

推荐药物:北柴胡、黄芩、生石膏、大青叶、连翘等。

功效:清热解毒,解肌退热。

操作方法: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煎煮,大火烧开 10 分钟转中小火 30 分钟,取汤2000 毫升,置于专用足浴盆内,加凉水调节温度为 37℃~40℃,患儿取坐位,双足浸泡药液中,药液以浸泡过足踝为度,每次浴足 15~30 分钟,每日 1 次,以头身微微发汗为度。可根据地域不同选取不同功效的药物进行预防。

艾灸

艾灸是将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驱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适用于:咳嗽、支气管炎、腹痛、消化不良等。

根据孩子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还可选用香佩疗法、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疗法调理体质,未病先防。


版权所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豫ICP备10025227号-1

西工院区北院地址:洛阳市玻璃厂南路36号(三十九中对面)西工院区南院地址:洛阳市九都路7号(定鼎立交桥西)
涧西院区地址:洛阳市涧西区九都西路169号 伊滨区院区地址:伊滨区西棘街9号
服务热线:0379-62212671(西工院区北院导医台)0379-62212928(西工院区南院导医台)0379-64600449(涧西院区导医台)0379-63161066(伊滨院区导医台)
急诊电话:0379-62212120(西工院区)0379-64314999(涧西院区)0379-63359120(伊滨院区)

豫公网安备 41030502000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