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按照中医学“天人相应”的理论,五脏中与春季对应的为肝。肝主疏泄,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同时肝的疏泄功能也影响着脾胃的运化。对于那些脾虚纳差、不好好吃饭、脾气大的孩子来说,春季正是调护身体、改善体质的好时机。
中医认为"春应肝而养生",春季肝气升发旺盛,而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当肝气过旺克制脾土,就容易出现:
- 食欲减退、挑食厌食
- 大便时干时稀
- 烦躁易怒、夜寐不安
- 舌苔白厚或地图舌
1. 少酸多甘:适当减少柑橘类酸性食物,多吃山药、小米、南瓜等甘味食物
2. 巧用芽菜:黄豆芽、绿豆芽富含维生素B族,能疏肝健脾
3. 时令食疗方:
- 脾虚明显:山药红枣粥(山药30g 红枣3枚 粳米50g)
- 肝火旺盛:芹菜苹果汁(芹菜50g 苹果100g榨汁)
每天睡前10分钟,按以下顺序操作:
1. 清肝经
- 定位:食指掌面指根到指尖
- 手法:从指根向指尖直推100次
- 作用:平肝泻火,缓解烦躁
2. 补脾经
- 定位:拇指桡侧缘指尖到指根
- 手法:从指尖向指根直推150次
- 作用:健运脾胃,增强食欲
3. 摩腹
- 手法:掌心顺时针揉腹3分钟
- 注意:饭后1小时进行,力度如羽毛拂过
1. 建立饮食规律:固定进餐时间,避免追喂。
2. 增加户外活动:每天保证1小时日光下的跑跳运动。
3. 情绪疏导:通过绘本、角色扮演引导孩子表达情绪。
4. 睡眠调养:晚上9点前入睡,避免睡前过度兴奋。
春季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日常的调护和推拿手法,可以帮助孩子改善脾虚纳差、脾气大的问题,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