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全身皮疹和发热,且伴随着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鼻涕等。这种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传播。麻疹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打喷嚏、咳嗽或谈话时排出的飞沫等。在麻疹高发期,这种疾病通常通过空气传播,因此,人们需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麻疹(以6个月至5岁小孩为主要发病群) ,麻疹俗称“疹子”、“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两季,麻疹传染性非常强,病毒随飞沫排出直接感染,间接传播很少。但患过麻疹后可获得免疫力。发病症状:麻疹潜伏期为10—14天,发病时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急起发热,咳嗽、流涕、畏光流泪、眼睑浮肿。出疹期:于第4病日左右开始出疹,持续3—5天。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与四肢,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高达40℃,精神萎靡、嗜睡;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中毒症状明显缓解,体温下降,约1—2日降至正常。皮疹1—2周退净。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1)、孕妇和儿童是麻疹的高危人群,因此孕妇在孕期应注意避免接触病患或疑似患者。同时,应鼓励儿童接种麻疹疫苗。(2)、在家或公共场所保持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病毒的传播。使用口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3)、如有疑似症状或与病患接触后出现症状,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