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10点40分,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周围血管病科(一病区)1101室6病床的患者王大爷,再次看了看自己缠着纱布的右脚,想起不久前的疼痛难忍,脸上洋溢着病好后满满的幸福。
“叶大夫看病对症,护士们的护理方法也比较特别,尤其是护士长代丽涛等人,待俺都像亲人一样。一中医,我信得过!”王大爷夸赞道。
原来,王大爷的老家在济源,于半个月前因脉管炎入住该院。通常,只要他身体有不舒服,都会直接来我院就医。
“其实我们做的都是普通小事,并没有什么特别。我们只想通过用心的服务,让每位患者都能在这儿收获到温暖和健康。”代丽涛腼腆地笑笑说。
“她才刚到该病区20多天,”护理部主任马红云介绍,自洛阳市卫生局开展“服务提升年”活动以来,该院领导班子高瞻远瞩、立足实际,推行了“3111工程”和“全院一张床”的人文服务新模式,通过各种专项培训、护士轮转等方式,创新服务机制,密织特色服务网。
代丽涛曾是心内二病区的护士长,作为优秀的护士长代表之一,她被护理部从南院的心内(二病区)调到了北院的周围血管病科(一病区)。
“总是待在一个科室,掌握的东西比较片面。换个环境,不仅学到了更多,也提高了我对其它病种护理技巧的掌握能力。”谈及自己的轮转感受,代丽涛这样说道。
自医院开始探索新模式开始,护理部就立足于自身实际,通过组织护士进行培训、学习、竞赛、比武练兵等活动,着力打造“全把式”护士和护理骨干,要求以“狠抓落实、提升服务”为主题,全方位、多角度的提高护士发现、判断问题以及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就在上周,康复科主任齐运卫,还在北院7楼会议室,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为一百多名护理人员进行了护理中医知识培训,并在第二天进行了重复讲解。
“着力提高全院护理人员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中医护理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服务,是我们的终极目标。”马红云主任说,“只有加大培养力度,多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比武和竞赛,把中医药特色贯穿到实际工作中,才能涌现出最优秀的高标准专业型人才。通过内科系外科系的护士轮转,从而带动整个护理团队对于各种病症护理技巧的掌握,改善护士护理技术单一的现状,更好地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3111’工程,即打造100名优质护理人员、100名优秀医师和100名优秀医技人员;‘全院一张床’指医生围着患者走、‘全把式’护士开展服务、医院统一管理病床的新模式。”院长石莉说,近年来,该院始长生不死终以内涵建设为抓手,坚持以一流的标准化环境为落脚点,深化特色服务。借用“优质服务年”的契机,他们将继续用“优质、高效、快速、务实”的方针,促进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为洛阳市的中医药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