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医院概况 医疗信息 就医服务 院务公开 医院文化 党建园地 主题教育 护理园地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医院新闻


杏林精神 国医品格 天使情怀

字体【    发布时间:2013/7/11 15:51:00    文章来源:洛阳市第一中医院
 

   石莉,女,汉族,中共党员,医学本科,工商管理硕士,主任医师。1982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洛阳市中心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作。2008年6月,参加洛阳市卫生系统干部公选,以第一名的成绩走上洛阳市第一中医院院长、党委书记岗位,现任院长。

   临危受命,创新发展。她带领班子抢抓机遇,争取国债资金,规划了新病房大楼,并深入工地,冬天一身土,夏天一身汗,指挥着大楼建设,大楼顺利竣工启用,荣获省优工程,床位达到650张,极大改善了百姓就医环境。她带领全院医务人员提升技术、改进服务,成功创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短短5年间,在 “以人为本、质量立院、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中,医院引进了100余名优秀专家、硕士、博士研究生,配置了国际领先大型医疗设备500多台件;充分利用中医药优势治疗疑难杂病、慢病康复、亚健康调理、养生保健,同步开展急救医学、介入医学、外科手术、微创技术、净化透析等现代医学技术。如今的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已成为临床功能齐全、中医特色突出、诊疗设备先进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教学医院。

   辛勤付出得到大家认可,她本人曾获得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洛阳市巾帼建功标兵、洛阳市三八红旗手、洛阳市十大女杰,全国优秀中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医院近年得到省市以上表彰数十项,省平安医院建设先进单位、省创先争优先进单位、省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市医院建设先进集体、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
 医院文化

    院训:精医重德  福泽民众

    医院精神:精、诚、博、爱

    办院宗旨: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  仁心仁术健康送万家
核心提示

    2008年6月,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

    2009年2月,全市首家成立治未病中心;

    2009年11月,通过省级验收,成为豫西地区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2011年6月,16层的北院综合病房楼正式启用;

    2011年9月,周围血管病科被评为“十一五”国家重点中医专科;

    2012年4月,心血管内科被评为国家重点专科;

    2012年9月,高分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复审;

    …… ……

    从2008年下半年到2013年上半年,短短5年间,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异军突起,倍增发展,引来了一批又一批国内外、省内外取经、学习的同行;他们的发展模式、支点效应、特色诊疗和管理创新走出洛阳,走向中原,叫响全国。社会各界评论说,他们的“杏林精神,国医品格,天使情怀”,他们那种敢于承担和开拓的气势,令业内叹服、业外惊叹!

    从“纸上蓝图”到“现实地标”

    关键词:“中医地标”,“中州杯”省优工程


    “医院要跨越式发展,首先要有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良好就医环境。” 2008年6月,以石莉院长为首的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在她的带领下,全院职工不懈努力,提前四年实现了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的奋斗目标,从而推动了医院的科学发展。

    新的综合病房楼前,一名老职工回忆说,以前的老中医院只是坐落在一个坑洼里的三层危楼。七拐八拐的走廊,让人分不清哪是进口、哪是出口;陈旧老化的检查治疗设备,更是被人称之为博物馆中的现代仪器。新综合病房楼从开工奠基到竣工投用,仅用一年十个月时间,并且获得了河南省“中州杯”省优工程。

    从“蓝图”到“地图”,从“高标”到“地标”。记者在这座现代化、高等级大楼内看到,一楼门诊大厅宽敞明亮,极富中医文化特色;导医服务,方便、温馨、快捷;德国西门子1.5T超导核磁共振、全数字化通用型平板血管造影系统,日本东芝64排128层螺旋CT、四维彩色超声、DR和数字胃肠机,美国贝克曼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史赛克电子腹腔镜等500余台件高精尖医疗设备,为临床提供了诊疗技术保障。拾级而上,病房有套间、标准间和三人间,设置有电视、电话、中心供氧、干湿分离卫生间,星级宾馆式管理服务、家庭化病房服务理念贯穿始终。检验中心配备了全国一流的先进检查设备;治未病中心引入国内外先进的健康保健理念和服务模式,融健康体检、体质辨识、中医特色治疗为一体,为日益增多的亚健康人群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健康服务。设置的30多个独立诊室,可开展各种检查300多项。血液进化中心配置了世界一流的德国产费森尤斯透析机30台,保证了透析质量。肿瘤科开展放疗、化疗、粒子植入、介入、生物治疗、热疗及中医药等综合治疗方法,对各种肿瘤进行治疗……现如今的第一中医院在规模、设施、档次及现代化程度已与往日的中医院不可同日而语。

    尤其是人感到振奋地是,在这里,从门诊到病房,从国医堂到治未病中心,无论是建筑风格、科室布局,还是设施设备、装饰装修,时时处处都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从“籍籍无名”到“声名远播”

    关键词:打造名医,创建名科,推出名药,结合延伸

    诱人的是环境,享受的是服务,收获的是健康——这是一位外省患者在这里痊愈出院后洛阳市第一中医院的三句评价。身处医院周边的市民们则说这里是:“年年有新貌,月月有变化,天天有进步!”

     把“中”字写好,让百姓说“中”!石莉院长说,与其说是医者爱“杏林”,不如说医者爱“施药济贫”、“救死扶伤”的“杏林精神”。近年来,洛阳市第一中医院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与国家对中医药的大力支持息息相关,与中医院坚持“姓中为民”的办院宗旨息息相关,与全体职工深入骨髓的“杏林精神”息息相关。

    ——打造名医  该院把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作为头等大事,栽好梧桐树,广引凤凰来。医院制定了优惠政策,面向社会引进和招聘医学高层次人才和高学历人才,仅最近两年就引进了20多名经验丰富的临床专家,招录全国各大院校近百名研究生,从而形成了合理人才梯队。医院拥有一批知名老中医,为了能让这些名医的高超医术得以传承和光大,医院通过开展师承工作,选拔一批勤奋好学、品德优秀的年轻医师作为学术继承人。

    ——创建名科  抓学科建设是医院的永恒主题,医院大力推行“三名”战略,培养名医、建设名科,以名科带名院,让更多的学科形成特色,让特色专科形成优势。周围血管病科技术有绝招,设备很先进,成为“十一五”国家级重点学科;“十二五”国家级重点专科心病科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积极探索,把中医药治疗与DSA下血管支架植入治疗有效结合,让许多心病患者重获新生。省级重点专科妇产科不仅有一流的妇产科手术团队,中医妇科治疗不孕不育各种功能疾病独具特色,老年病科、脑病科、骨伤科等专科特色鲜明,各有绝招,成为市级中医特色专科。由于学科建设成绩突出,2011年8月,“洛阳市中医心病研究所”、“洛阳市中医周围血管病研究所”、“洛阳市中药制剂研究所”三块牌子同时被授予市第一中医院。随着专科建设的不断加强,医院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不断加大,前来就医的患者络绎不绝。

    ——推出名药  好中医离不开好中药,医院确立了 “中医中药同步发展战略”,院内制剂有膏、酊、丸、散、合剂、胶囊、口服液等,内服外治剂型齐全,有48个制剂品种形成特色品牌,82个院内协¬定处方疗效显著,赢得广大患者赞誉。医院建立了1300多平方米标准化饮片周转库,南北两院中药饮片药房调剂面积达400多平方米,供应的1200多种中药饮片是从亳州药都购进的道地药材,并与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厂合作建立了医院名优饮片专柜,在全省率先引用了小包装精优饮片。近年来,医院又相继开发了膏方、袋泡茶等新剂型,既满足了广大患者需求,又对亚健康人群起到了预防保健作用。

  ——结合延伸  中医西医结合,积极利用“现代化”技术延伸中医药服务。近年来,洛阳市第一中医院积极筹措资金配置了多台先进的大中型诊疗设备,如:东芝64排128层大型CT,西门子1.5T超导磁共振,西门子大型血管造影系统(DSA),东芝DR,东芝790彩超,东芝四维彩超、数字胃肠机等。 以三甲中医院的标准为指导,全方位开展规范化管理,从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设备配置、科室命名、文化建设等全方位进行了规范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中医院向现代化医院迈进。检验中心配备了全国一流的先进检查设备 ,治未病中心引入国内外先进健康保健的理念和服务模式,组建的融健康体检、体质辨识、中医特色治疗为一体的,系统化、专业化健康服务机构。设置三十多个独立诊室,开展各种检查300多项。肾病科会聚了一大批技术人才,采用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治疗肾病。血液透析中心配置了世界一流的德国产费森尤斯透析机30台以及全套进口的费森尤斯水处理系统,从而保证了透析质量。肿瘤科开展手术、放疗、化疗、粒子植入、介入、生物治疗、热疗及中医药等综合治疗方法,使各种肿瘤在各个发病期都能得到规范有效治疗……一切的一切,让人在这里真切地感受中医西医的有机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同在。

    从“常规管理”到“文化育医”

    关键词:精医重德,福泽民众


   曾经有医学经济学家这样说过:“一般医院做的是业务,中等医院做的是管理,优秀医院做的是文化。”

    石莉院长说,中医、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作为一家三级甲等中医院,该院高度重视医院文化建设,把文化体现在医院发展理念上,把文化体现在医院的环境中,把文化体现在工作的细节中,提升了医院软实力 扩大了医院影响力。    

    提炼核心文化,形成系统的文化价值理念。发展中医药,首先要发展中医药文化,医院经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全员职工讨论,形成了中医院的核心价值理念,并逐步成为一种自觉的言行。医院确立奋斗目标的同时,又确立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仁心仁术健康送万家”的办院宗旨,确立了“精医重德,福泽民众”的院训,倡导“精诚博爱”的医院精神,把“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的古训通俗化,转变成职工“说得出、做得到”的言行,使广大医务人员把“精医术、通医理、讲医德、重医风”变成自觉行为。2011年11月20日,在全省卫生系统、院训院歌大赛中,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合唱团以一首《创造中医药事业新辉煌》,荣获决赛一等奖!

    “杏林春暖”故事,营造良好氛围。古代名医董奉在瘟疫施虐中,舍身救治百姓,不收银两,只需载一棵杏树,久之成为“杏林”。医院把“杏林春暖”故事纳入廉政文化教育,重视职业道德建设,把“精医重德”的医师树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标杆,倡导廉洁行医、廉洁从政。请北京协和、杭州市中医院等多位知名教授进行人文讲座,编印系列管理丛书,全套10本,达100多万字,建章立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与此同时,医院还相继开展了系列活动,如:“名中医推选活动”、“师承拜师仪式”、“医学人文学术论坛月”、 “中医护理技能大赛”等,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发展和发扬中医特色。

    重视环境文化建设,提高中医的社会影响力。医院创作院歌、修订了院徽和院旗,建立了中医药服务网站,创办了医院简报,邀请知名教授从北京来院做中医药文化讲座。在洛阳电视台《健康门》栏目开通了国医大讲堂,深入社区开展中医健康讲座,利用丰富多彩的载体弘扬先进的中医文化、中医保健、中医养生知识,让更多百姓了解中医,不断提升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

    “回望过去,硕果满枝头;展望未来,信心百倍足!” 石莉院长说,洛阳市第一中医院人将继续“以人为本、传承创新、质量立院、科技兴院”发展战略,秉承“精、诚、博、爱”医院精神,不断创新服务,再创洛阳中医药事业的新辉煌。

版权所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豫ICP备10025227号-1

西工院区北院地址:洛阳市玻璃厂南路36号(三十九中对面)西工院区南院地址:洛阳市九都路7号(定鼎立交桥西)
涧西院区地址:洛阳市涧西区九都西路169号 伊滨区院区地址:伊滨区西棘街9号
服务热线:0379-62212671(西工院区北院导医台)0379-62212928(西工院区南院导医台)0379-64600449(涧西院区导医台)0379-63161066(伊滨院区导医台)
急诊电话:0379-62212120(西工院区)0379-64314999(涧西院区)0379-63359120(伊滨院区)

豫公网安备 41030502000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