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阳市中医院心血管一病区成功完成一例右心漂浮导管检查术及肺动脉造影术。
现年59岁的刘阿姨,2年前出现气喘、汗出、乏力、伴心慌、心悸半个月左右发作一次,3天前刘阿姨因症状加重至我院心血管一病区就医。入院完善心脏彩超、BNP及D-二聚体等检查后,初步诊断为“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为明确肺动脉高压诊断,查明病因,进一步检测刘阿姨肺动脉高压真实水平,也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经科室共同讨论和全面评估后,决定行右心漂浮导管检查 肺动脉造影术。
肺动脉高压又被称为心血管疾病的癌症,其主要特征是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超声心动图等无创检查虽然可间接估测肺动脉的压力,但影响因素很多,跟实际有时候不一致。因此要准确诊断患者是否有肺动脉高压就需实际测量肺动脉压力值,而右心漂浮导管检查是确诊肺动脉高压的“金标准”。

右心漂浮导管检查,就是将肺动脉漂浮导管经静脉插入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腔,通过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主干、左右脉动脉分支,直到肺小动脉。通过此导管,可以测定上腔静脉压、右房压(RAP)、右室压(RVP)、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肺动脉平均压(PAP)及肺小动脉楔压(PAWP)。此外,通过漂浮导管施行温度稀释法可测量心排出量(CO),计算心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指数(SI),还可计算肺循环血管阻力(PVR)和体循环血管阻力 (SVR)。这些数据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肺动脉造影术是指用双J管经过上、下腔静脉,选择性插管至左、右肺动脉主干,向肺动脉内注射造影剂使肺动脉显影,从而了解肺血管病变的部位,明确病变的性质,是目前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金标准”,对多种先天性或获得性肺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帮助。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孙艳玲主任医师的支持下,由心血管一病区赵燕峰、韦要杰、王云振医师共同协作,导管室紧密配合,心血管一病区科室团队成功为患者施行了右心漂浮导管检查术 肺动脉造影术。术中采用颈内静脉法穿刺成功置入鞘管,经鞘管送入右心漂浮导管分别于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测压并取血行血气分析。肺动脉造影结果提示:肺动脉高压,高血液动力学状态。患者术后无不良反应。通过本项介入检查,对患者刘阿姨的病情判断及治疗方案调整均有了明确的方向,为明确诊断提供有效依据。术后,刘阿姨来院复查,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肺动脉压从术前的105毫米汞柱降至95毫米汞柱,且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这不仅验证了此次右心漂浮导管检查术及肺动脉造影术的精准诊断,也彰显了我院心血管一病区在肺血管介入诊治领域的卓越能力。右心漂浮导管检查 肺动脉造影术的开展,是我院心血管一病区的一次重大技术突破,将为我市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精准诊疗带来福音。心血管一病区将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能力和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